《唐帝陵石像生影像志》序
作者:周 晓 陆
今天的西安,唐代时称为长安,是大帝国的伟大首都。长安南边有秦岭屏障,北边有北山耸峙,渭河穿越其间,留下沃野渭河谷地或者渭河平原,被称为“八百里秦川”。在渭河以北,北山以南,背山面水,西自乾县,跨礼泉、咸阳、泾阳、三原、富平,东达蒲城,在长逾150公里的范围之内建筑了十八座帝陵,埋葬了唐代的十九位皇帝,这是一个非常庞大的帝王陵区。
...
作者:周 晓 陆
今天的西安,唐代时称为长安,是大帝国的伟大首都。长安南边有秦岭屏障,北边有北山耸峙,渭河穿越其间,留下沃野渭河谷地或者渭河平原,被称为“八百里秦川”。在渭河以北,北山以南,背山面水,西自乾县,跨礼泉、咸阳、泾阳、三原、富平,东达蒲城,在长逾150公里的范围之内建筑了十八座帝陵,埋葬了唐代的十九位皇帝,这是一个非常庞大的帝王陵区。
...
作者:周 晓 陆
今天的西安,唐代时称为长安,是大帝国的伟大首都。长安南边有秦岭屏障,北边有北山耸峙,渭河穿越其间,留下沃野渭河谷地或者渭河平原,被称为“八百里秦川”。在渭河以北,北山以南,背山面水,西自乾县,跨礼泉、咸阳、泾阳、三原、富平,东达蒲城,在长逾150公里的范围之内建筑了十八座帝陵,埋葬了唐代的十九位皇帝,这是一个非常庞大的帝王陵区。
十八座唐代帝陵中,有四座以覆土立冢形式矗立于渭北台塬;其他十四座皆因山为陵。它以首都长安为中心,以黄土高原的南唇——北山(包括梁山、仲山、丰山、檀山、桥山、尧山、石马岭、九嵕山、武将山、金瓮山、嵯峨山、紫金山、天乳山、凤凰山、虎头山、金炽山、金粟山等等)为北缘,以泾河、渭河为东西引带,组成为一个磅礴无比的历史地理扇面;这批帝陵依托北山,俯瞰泾渭,放眼长安,极目终南;每座帝陵宫墙环卫、殿阙俨然,司马道如箭,隧道玄宫通幽,仿佛地上都城重现;多座唐陵,有文武重臣、嫔妃仕宦陪葬拱卫,生死君臣同在;大部分唐陵四门处有成对石虎、石狮,司马道两侧、陵前都有礼制性、纪念性的石刻:华表、瑞兽(天禄、翼马、獬豸、犀牛、羊)、鸵鸟、鞍马、马夫、虎、狮、文臣武将,还有碑碣,雄峙至今;在多座唐陵发现有番酋群像,昭陵还有昭陵六骏浮雕,还曾经设有功臣雕像,造成万邦辐辏之盛景。据记载,这些在唐代长时期地动用了巨大国力的营造,直可以看做是当时的一个巨大集体的行为艺术;同时,它与周围的山川景观象很好配合,又组成无与伦比的景观艺术;更进一步可以看到,这个陵区反映了唐代的从兴盛到衰弱,是一部活的雄伟的历史场面;当然,这里也为后来人们留下了一个非常壮丽的唐代的文化遗产。
考古学家们在面对这一大片皇帝陵区的时候,心情当然是非常复杂的:一方面古代帝王动用了巨大的国力,来完成这样一个很壮观的陵墓寿域,国家财力、民脂民膏,都抛送在山川大地之间,于国计民生何利?!可以说是留下了深刻的教训。但是从另外一方面来说,它使一个伟大的王朝所能达到物质文化和精神文化的辉煌的极致,以帝陵为代表、为托付,完成了固化、遗产化,使子孙后代可以看到,可以感受得到。从唐代中晚期开始,对这些伟大陵墓的记载就史不绝书,有的是以游记的形式,有的是以诗词的形式,更有的是以文物考察、考古报告的形式,记载了这些陵墓。
人们应当知道,古代的陵墓再伟大,古代的石刻再整端,它们总会有消亡的一天。除了社会的人为的原因之外,同样,风化石、浪淘沙,大自然也是无情的,于是就有一个问题提到了人们面前,现代人们如何保护、记录这一笔伟大的文化遗产。
遍揽的想法是正常的,饱尝的欲望源自普通的人,但是因为受到人的个体的局限的制约,个人视力的局限,人们想要看完大地上的唐十八陵那是一个非常艰苦的劳动,更不要说进一步的认识与保护了。现在怎么能够用一个科学的方法,在有限的时间之内,很好很全面的看遍,这是一个新的问题。
面对上述两个问题,我很高兴地看到张辉先生及其团队,初步完成了国家文化部科技创新项目《陕西唐十八陵数字化保护研究》以及陕西省社科艺术学优秀项目《多维度影像及新媒体在文化遗产保护中的应用研究——以唐十八陵雕塑为例》,并且奉献了《影像唐十八陵》这本新书
用一个不很恰当的比喻,这正是“穿新鞋、走老路”。所谓“走老路”就是不断地认识唐陵的任务,所谓“穿新鞋”就是在现代用了新的科学技术手段,来试图更好地完成这个任务,这尤为重要。这样,他们就从一个角度做出了一些尝试,并且交出了一份令人基本满意的答卷。这本书从影像学的角度,对唐十八陵做出了鸟瞰式的研究,用大数据的形式做了新的记录;这样,使人们有如锐利的鹰眼从高空俯瞰唐代的陵墓,俯瞰它雄伟的格局,俯瞰它的城垣、阙台、司马道、享堂、玄宫,俯瞰它严整的神兽、翁仲神道;同时又使人们像勤勉的蜜蜂一样,能够附着在一座座建筑、石刻身上,贴近表面看它们的精工细作,看它们的风化侵蚀程度,思量它们昔日的威仪华丽和千年之后现状之间的差异。应当说他们做了有益的尝试,并且为将来更深入地认识研究唐陵打下了一个很好的、新的基础。
从技术和艺术的全面考量来看,魏晋南北朝大动乱之后,唐代陵墓是融汇中西的土石方技术、建筑技术的最高代表,也是建筑艺术、造型艺术(壁画、石刻等等)的最高代表。张辉他们用了超大视角,全面扫视了唐陵这批建筑遗产,又以常人难以达到的角度在空中俯瞰这片建筑;他们注意到了光线在各个时段,晴天阴天,雨前雨后不同角度给予石刻的光影关照;他们由机位的拉近、推远,在瞬间获得从未有过的视觉体验,进而震撼心灵。我由此想到,古代艺术品,尤其是体量较大的艺术品、艺术群体,不应当拘泥于认同于帝王、工匠当时的创意和感受,应当给予它们以再创意、再塑造。山水还是那个山水,唐陵还是那个唐陵,像大唐王朝这样的伟大艺术遗产,其艺术的魅力、艺术的渊薮、艺术的启迪,在未来的时代,会随着时代科技的进步,会再度、数度的爆发,甚至形成原子裂变这样的效果,恐怕这是当时的皇帝与工匠未曾能够预料到的,这正是古代传统艺术的魅力之所在,在这个意义上古代优秀的传统艺术达到了不朽。因此,张辉先生及其团队基于先进的认识,做了功德无量的工作。
人们可以设想一下,在一千多年以前,这里只是关中大地的一部分,河山依然。由于政治的力量,由于老百姓的辛劳和努力,一座座陵墓次第的拔地而起,组成了这样一个壮阔的景观。但是多少、多少千年以后呢,由于风雨化蚀、社会性破坏,这一景观又将一点点被湮没,一座座陵墓在此重新沦为沙土。那么,当今人们的认识、研究、保护乃至抢救都是十分必要的。目前,在文物古迹的修葺上存在不同的观点,所谓“修旧如新”“修旧如旧”,这两个观点的争论,争论的关键就在没有抓住节点。如果说是恢复到刚刚建设的那些陵墓、寺庙、宝塔的样式,那就叫“修旧如新”。如果说关心的是它被人们重视、收藏保护的某个后来的时间节点,那就叫“修旧如旧”,在这里我们不展开对这俩观点的讨论。问题在于再过若干年之后,这些唐陵的大面积景观、直到具体的建筑、石刻等等都会发生很大的变化,那么那个时候人们再谈所谓“修旧如旧”的时候,该就是现下的时间节点了。我觉得他们做的工作,对二十世纪末、二十一世纪初这批建筑的现状做了一个很好的记录表达,使将来人们不仅能认识它、欣赏它,而且甚至可能保护它、修复它都有了一定的时代依据。
张辉先生是西安理工大学的教授,他的这个作为,实际上是科技手段和人文研究的一次充分的结合,这使人们看到了历史文化艺术研究的一个方向,在这点上,应当值得赞许。对于人文科学研究它无论研究的怎么深透,它的功能、范围总是有限的;同样的,理工科研究也有它特定的范围和维度;如果能够打破这些范围和维度,能够把它们很好地融会在一起,就会出现一些新的成果,就会使人们的眼界大开,进而促使人们“脑洞”大开。二十世纪中后期是一个技术长足发展的时代,置身于自然科学和工程技术科学的恩惠,使人们能够由表及里的更加深刻的了解古代的遗产以及他们的物质材料和技术工程方面的信息。对于这些信息,如果人们只停留在文物保护和文物欣赏旅游的范围,那可能是目光短浅的。通过这样的研究,人们可能会发现更多的历史信息存在,将为未来的发展提供基础和阶梯,这是非常值得注意的。
张辉先生在他们的工作当中注意了团队精神,注意了年轻人的培养和教育,这是尤为宝贵的。一个人做不完许多的事情,但是通过团队就实际上是个人力量积极的平面延长,这种延长会传至后人成为一种新的纵向传统。这种形成中的、立体的传统我想就是人文社会科学、艺术科学和工程技术科学的新型有机结合吧。就人文社会科学的关爱以及把这种关爱通过艺术表达,再通过工程技术的方法以更大的、更普遍的延及到悠远的历史传统上,延及到的历史文化遗产上。这样做无疑是对现在的教育提出了一个新的课题,同时时代逼着人们实践着、试图完成、回答这样的课题。所以看他们的著作,看到由历史的存在而形成为全息影像,看到由丰富多样的遗产而转换为大数据,看到了由精致洞察而达到了真正艺术与文化上的“穿越”……应当说不由地令人感到兴奋。通过这个工作,大家可能能看得更加深远一些,使得唐陵所包含的当时的历史信息、文化信息、艺术信息以及所能提供给未来发展的各种参考资讯都能够更加充分地暴露出来。
陕西省是中华文明的起源地之一,也是历史文物古迹蕴含最为丰富的地区之一,这在全世界范围内也是不多见的。张辉先生他们做的工作,实际面对一组最好的历史文化遗产对象,提供了一个初步的实践范例。他们工作当中的全部理念以及全部技术手段几乎都可以用到一切文物古迹上去,不论周秦汉唐,不论是地上地下,不论是石刻还是其他建筑。他们开创性地搞了一个非常鼓舞人的事业,我希望这是他们的系统的研究的第一本报告,希望再次第而来的第二本、第三本、第四本越来越精彩,提供越来越多的画面,提供越来越深刻的体验、文字和思考,提供越来越充分的实践的经验,以向整个西北地区乃至全国的文物保护部门、文物研究部门提供更好的借鉴。
为表达读后的兴奋,题《浪淘沙》一曲为志:
渭北座如屏。
吞吐群星,
宫垣碣阙再神京。
狮马俨俨鸵鸟静,
华表丹青。
旧影敢图新。
数据桁楹,
精微广大善敷陈。
传统而今同谱唱,
再造唐陵!
2017年冬至夜于大雁塔西。
点击页脚即可翻页 >>
《唐帝陵石像生影像志》图书是基于西安理工大学艺术与设计学院张辉教授多年来研究的课题--国家文化部的科技创新项目“陕西唐十八陵文化遗产的数字化研究”、陕西省社科重点项目“中国传统摄影工艺的传承与发展研究”以及陕西省社科艺术学优秀项目“多维度影像及新媒介在文化遗产保护中的应用研究--以唐十八陵雕塑为例”为基础,积10年之功创作而成的力作。
书中收录张辉教授带领其研究生的近600余幅三维扫描、全景摄影、摄影作品及插图,图书三维部分采用增强现实技术,并有“数字唐陵网站”、及“数字唐陵APP”配合图书出版,可使读者足不出户便可观看唐陵雕塑的全貌。图书尺寸为235mmx290mm,书籍采用特种纸加布纹精装印制而成,并配有高精图片光盘,具有很高的收藏价值。
纸质书籍购买链接:
电子书籍购买全文: 付款
雅昌艺术装置大书《影像社火》和《影像唐十八陵》图书是基于西安理工大学艺术与设计学院张辉教授多年来研究的课题--国家文化部的科技创新项目“陕西唐十八陵文化遗产的数字化研究”、陕西省社科重点项目“中国传统摄影工艺的传承与发展研究”以及陕西省社科艺术学优秀项目“多维度影像及新媒介在文化遗产保护中的应用研究--以唐十八陵雕塑为例”为基础,积10年之功创作而成的力作。书中收录张辉教授的300余幅摄影作品,均在国内外屡获大奖,图书尺寸为50cmx68.5cm,印刷装裱精美,并配有高档实木支架和木箱,有很高的收藏价值。
点击页脚即可翻页 >>